在南寧五象新區蓬勃發展浪潮中,綠港集團正以“產業筑夢者”之姿,助力千企揚帆遠航。作為邕南最具活力的產業運營商之一,綠港集團積極響應國家“一起益企”行動號召,創新網格化服務模式,聚焦企業需求痛點,通過精準賦能、梯次培育等多維發力,打出服務“組合拳”,助力園區企業行穩致遠,累計引進重點商家及企業1000余家,實現簽約入駐企業超450家,帶動入駐企業總投資突破120億元,總產值超100億元,創造就業崗位近4萬個。從初創孵化到產業升級,綠港集團以“向優、向大、向新”為導向,用臻心服務為中小企業打造發展“黃金航道”,在邕江之南繪就“千帆競發、百舸爭流”的產城融合生動圖景。
向“優”而行:網格化服務打造營商環境“金招牌”
綠港集團深入貫徹落實五象新區管委會關于“打造一流營商環境,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”的工作部署,創新推行“網格化服務企業”模式,以四大核心舉措全面提升園區運營效能,營造有溫度、有活力、敢擔當的營商環境。
一是“網”聚資源,精準匹配——一張服務網絡覆蓋企業全周期需求,整合政策、金融、人才等資源,精準觸達企業。二是“格”盡其責,消除盲區——配備專屬服務專員,實現責任到人、服務零盲區。三是“網”不打魚,專注企業需求——聚焦企業發展的痛點、難點,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,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。四是“格”不設限,全程跟蹤服務——通過網格員的日常走訪、定期回訪和問題跟蹤機制,及時了解企業經營狀況,快速響應企業需求,為企業提供持續性的支持與服務,陪伴企業共同成長。
北創公司是入駐金凱工業園專注于醫療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。自入駐以來,綠港服務團隊便為其量身定制了政策申報、租金調整等在內的“服務包”,助力企業快速落地并穩定發展。同樣,瑞聲科技在綠港的全方位服務下,不僅解決了產能擴張中員工住宿等關鍵問題,還通過產業鏈配套引入實現產能躍升,榮獲廣西多項優秀企業榮譽稱號。現為保障企業順利入駐投產,綠港營銷團隊多次陪同企業考察廠房,實地丈量空間、溝通功能分區,核準設備承重、水電布局等,累計帶看場地10余次,覆蓋3處園區等備選區域,力求契合企業生產經營要求。
“企業需要什么,我們就提供什么;企業遇到難題,我們第一時間響應。”綠港園區產業招商負責人表示。這種“媽媽式”網格化管理服務讓入駐企業輕裝上陣,留得住,更能發展好。
截至目前,綠港集團已累計為企業辦理各類事項5000余件,辦結率達100%,企業滿意度達98%以上,并連續三年榮登廣西服務企業100強榜單,2024年躍升至全區第48名。
此外,綠港集團還積極對接政府部門,推動政務服務進園區。隨著南寧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進駐綠港·國際中心,園區企業可享受更加便捷的“一站式”政務服務,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。
向“大”而進:精準培育點燃企業成長“強引擎”
2021年,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,提出到2025年形成萬家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、千家單項冠軍企業和一大批領航企業的梯度培育格局。全國各地紛紛響應,集中資源培育優質企業。綠港集團也積極落實,以推進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為目標,優化服務、強化保障,加快構建優質企業梯次培育格局,助力企業從“小而美”邁向“大而強”。
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需求,綠港集團提供全方位、個性化的支持方案。對于初創期企業,綠港集團不僅提供優惠的入駐政策,還搭建銀企對接平臺,幫助解決融資難題;當企業進入產能擴張階段,則通過“一企一策”精準服務,優化物業管理方案,靈活調整租金策略,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,為快速發展保駕護航。
入駐空港科技產業園的廣西朗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,在綠港集團全周期服務支持下,解決了員工用餐場地規劃、生產旺季臨時倉儲租賃等實際困難,還獲得了政策申報等增值服務。如今,企業借助電商平臺和數字化技術,將產品銷往全國千家萬戶。此外,廣西雅圖盛印務有限公司入駐現代標準廠房后,在綠港集團協助下解決了車位協調等問題,成功購置超9000㎡廠房。作為廣西首家引進3臺全新小森G46全開印刷機的企業,公司配備整套先進設備和專業團隊,運營四條生產線,提供從印前設計到后期加工的一站式服務。其精裝畫冊可實現當天交付,月產能達60萬冊,已在區域印刷行業形成較強競爭優勢和影響力。
綠港集團的培育邏輯清晰可見:“初創期給土壤、成長期供養分、壯大期搭平臺”。通過建立“企業成長檔案”,綠港集團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匹配金融支持、技術對接、市場拓展等資源,讓企業跑出發展“加速度”。
在這一培育體系下,金融活水的精準灌溉尤為關鍵。
11年來,綠港集團累計為200多家企業提供超40億元的融資擔保服務,全面打通入園企業融資瓶頸,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。目前,園區實際入駐企業中入規入統企業達32家,儲備入規企業2家,充分展現了綠港集團培育策略的初步成效。
向“新”而興:新質生產力繪就產業“新圖景”
金凱工業園里,巴迪泰(廣西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燈火通明,科研人員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深耕自主研發,成功掌握了免疫熒光標記技術,搭建起熒光免疫層析等技術平臺,實現了質控品等常用原料的自主生產,大幅降低了對進口原料的依賴,有效削減了生產成本。
相隔幾里外的綠港·雙創城,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熱潮如火如荼。作為五象新區重點打造的2.5產業園,綠港·雙創城以12萬平方米現代化載體為核心,精準聚焦“高技術、高成長、高附加值”企業。園區運營僅一年,便吸引近70家優質企業入駐。項目預計今年可實現約4000萬元的投產產值。
這正是綠港集團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縮影——通過搭建專業化產業平臺、構建創新服務生態,推動新能源、生物醫藥、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。
“我們不止提供空間,更注重產業鏈協同。”綠港集團負責人表示,園區通過專業化服務和創新生態建設,打造多元化創智空間,滿足企業全周期需求,促進產業轉型升級,為五象新區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創新活力。
截至目前,綠港集團已成功引進并服務400余家中小企業,初步形成以科技型企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。其中,電子信息企業約60家,生物醫藥企業約110家,新能源及先進制造企業20余家。科技型中小企業占比約50%。巴迪泰(廣西)生物科技已入選2024年廣西首批創新型中小企業名單。
接下來,綠港集團將圍繞“兩港一區”產業布局,聚焦主責主業,持續推動創新發展。一方面,深度融入“跨境融合”與“向海圖強”戰略,依托“媽媽式”服務和網格化管理,既為電子信息、生物醫藥、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提供定制支持,又通過梯度培育機制持續賦能中小企業成長。另一方面,創新“產業鏈招商+精準服務”雙輪驅動模式,既對接重大項目完善產業鏈條,又針對中小企業需求優化園區配套,加速形成“大企業頂天立地、小企業鋪天蓋地”的產業生態,為南寧打造中國—東盟跨境產業融合發展高地注入新動能。
(集團營銷管理中心 馮寵燕/文 盧力華、楊莉艷/圖)